您好,歡迎來到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
行業資訊
到2026年,全球電子顯微鏡市場規模將超過38億美元
據預測,未來全球電子顯微鏡將保持5.85%的復合增速保持快速增長,到2026年全球電子顯微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8億美元。
電子顯微鏡,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現代科學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電子顯微鏡的誕生,使人類的微觀視野達到了原子精度的水平。
電子顯微鏡,簡稱電鏡,由鏡筒、真空裝置和電源柜三部分組成。作為實驗研究的基本工具,其在各大領域的研究過程中發揮著不可少的作用。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
據悉,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
電子顯微鏡的出現使人類的洞察能力提高了好幾百倍,不僅看到了病毒,而且看見了一些大分子,即使經過特殊制備的某些類型材料樣品里的原子,也能夠被看到。
電子顯微鏡按結構和用途可分為透射式電子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反射式電子顯微鏡和發射式電子顯微鏡等。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常用于觀察那些用普通顯微鏡所不能分辨的細微物質結構;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主要用于觀察固體表面的形貌,也能與X射線衍射儀或電子能譜儀相結合,構成電子微探針,用于物質成分分析;發射式電子顯微鏡用于自發射電子表面的研究。
到21世紀,電子顯微鏡已廣泛應用到生物學、醫學、材料科學、地質勘探、災害鑒定以及工業生產等領域,擁有較大的市場規模,發展前景可期。
據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全球對生命科學、材料研究的探索和研究持續深入,以及對半導體需求不斷擴大等,推動了高校、科研院所、半導體工業等領域對電子顯微鏡的需求。全球電子顯微鏡行業市場規模呈不斷增長趨勢。
另外,由于高倍率,電子顯微鏡在生物學、材料科學、納米技術和半導體工業中具有重要的應用。不斷增長的研發活動,以及較易獲得國家、政府科研資金等,將推動生命科學和材料學等領域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科學研究需求增加,從而推動電子顯微鏡的增長。
因此,據預測,未來全球電子顯微鏡將保持5.85%的復合增速保持快速增長,到2026年全球電子顯微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8億美元。
而對于我國而言,目前我國有超過20多家專業生產顯微鏡的廠家,但產品基本為教育類和普及類的顯微鏡,年營業額僅為18億元人民幣,市場競爭激烈。近年來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在教育、工業化、技術產業化、科研設施建設方面加快投資,我國顯微鏡產量呈現逐年穩步增長態勢。
未來,隨著政府以及私人機構加大納米技術、半導體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研發投資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蓬勃發展,顯微鏡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加,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來源:網易新聞
Copyright ? 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 滬ICP備081004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