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
經營管理
企業如何獲得有競爭力的合理成本?
成本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關鍵元素,成本的能力也是實現企業經營績效的基礎。
但是,企業不應追求最低成本,成本只能是合理,而且要有競爭力。
我是一個比較反對低成本的人,成本必須合理,但這個合理的成本要有競爭力,這是對經營能力最大的檢驗。
為什么不能有最低成本?有三個原因:
1.成本決定品質。對品質產生直接影響的是成本,我不認為有很低成本的高品質。
2.成本決定吸引力。如果企業愿意投放成本就會發現更多更好的人會來。
3.成本體現企業的決心。投入成本的力度多大,就看企業的決心。
什么才是合理成本?有三個標準:
1.能讓大家感知到企業的投入。
2.能做比較的成本基本合理。
3.能以質量做基準的成本也合理。
如何讓成本合理又有競爭力?企業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1 產品與服務持續符合顧客的期望
1.從顧客的需求出發
很多企業不清楚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一味相信自己對于產品的理解。
我曾經到一家冰箱生產企業交流,這家企業的設計人員很自豪地告訴我,在他們設計的冰箱里,連螺絲釘都有12種,在他看來這是很有價值的事情。但是從顧客的角度看,這些螺絲釘不會因為種類繁多而創造價值。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和顧客期望沒有連接在一起,12種螺絲釘所帶來的成本就是一種浪費。
我多年前用了一個觀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擁有和顧客一樣的思維方式。無論是產品設計、技術創新、銷售推動還是服務,都要從顧客的需求出發,而不是從企業產品本身出發,要和豐田一樣選擇精益制造,為“節省顧客的每一分錢”做出努力。
2.管理顧客期望
有競爭力的合理成本就是不斷管理顧客期望。顧客期望是一個管理過程,是一個溝通過程,也是一個達成共識的過程。很多時候中國企業在犯一個錯誤,就是把顧客的期望拉得太高,沒有管理顧客期望。
2 杜絕一切浪費
相對于優秀的企業而言,中國企業在生產力發揮、產能轉換、管理成本、渠道效率、資金有效性等很多方面存在著浪費,人們一方面認為未來人力成本提升的壓力、原材料提升的壓力以及環境保護需要支付成本的壓力很大,另一方面又沿著原有的管理習慣工作。
如果愿意在工作習慣上做出改變,這些成本都可以消化掉。只要企業持續地改善生產力,堅決杜絕一切浪費,這些價值就會被釋放出來。
公司里浪費最多的除了溝通成本、時間成本、信任成本之外,還有六種常見的浪費。
1.決策成本
老板很怕自己錯,決策太慢,該決策的時候不決策,這是非常大的浪費。
2.流程成本
本來兩個人交流之后半個小時就可以馬上解決的問題,卻選擇了借用流程來解決,一個流程走下來要經過至少三個人,同時還要三四天的時間。
當我問這些管理者為什么不馬上解決,他們說這是流程的需要,我把這個稱為流程成本。其實這樣的成本非常多,但是大家習以為常,并認為這是正確的做法。因此導致企業中流程眾多、錯綜復雜。
3.會議成本
很多高層管理者為了證明自己忙就要開會,會議會讓所有人停下正在做的事,這是巨大的浪費。
4.機會成本
我們稱之為機會的那些部分其實是浪費,很多人說我命不好,為什么做餐飲,沒做互聯網?互聯網人又說互聯網替代性太高了,為什么不去賣一碗面?所以,應該選定了就去執行,不再去做其他的判斷。
5.沉沒成本
企業里沉沒成本也很大。這個習慣類似女生的衣柜,只要條件許可,女生會很喜歡去買新衣服,但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買了新衣服的女生,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喜歡穿經常穿的那幾件衣服,買來的衣服都掛在衣柜里。這些掛在衣柜里的衣服就是“沉沒成本”。
6.制度成本
流程會影響到所有人,所以要精簡流程。
3 廉價勞動力無法帶來低成本
中國“世界工廠”的模式長期以來將企業競爭力建基于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之上。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樣的事實,就認為低廉的人力成本就是獲得成本優勢的來源,關鍵是需要找到企業真正的成本優勢來源。
高效能員工可以讓成本更有效率,但高效能員工要求你給他高價值,至少要有高薪、高崗、高獎勵、高機會。
那高效能員工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如何發現高效能員工?
1. 高效能員工第一個特點:自己激勵自己。
他不太需要公司激勵,如果一個員工一開始就和你談薪酬,這就是非高效能員工。
2. 高效能員工的第二個特點:自己解決困難。
他自己解決困難,遇到這樣的員工一定不要放走他,他會幫你節約成本。在員工上面所花費的所有成本,都叫有意義的價值犧牲。
4 簡化、簡化、再簡化
我不是一個反對體系建設的人,但是對于過度地關注體系建設而不關注解決問題,讓管理復雜化的安排我是持反對意見的。
以我對中國企業觀察的結果看,其實企業并不是缺少管理反而是管理太多;不是體系建設不足,而是系統能力不足;不是員工執行力不行,而是管理指令太多無法執行。
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源于一個根本的原因:企業的管理太復雜——組織層級復雜、薪酬體系復雜、考核復雜、分工復雜,甚至連企業文化都很復雜。
在這樣一個復雜的、權責不清晰的管理狀態下,如何能夠提高效率來面對變化呢?
就如德魯克先生所言:管理就是兩件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發揮管理的效能,是因為管理者把管理做得太復雜,事實上并不需要這樣復雜。所以管理者只要圍繞著顧客需要的價值來進行運營和管理。
此外,簡化還來自于促進企業的合作與信息交流。因為這樣可以獲得最重要的能力:快速的市場反應??焖俜磻侵钙髽I通過與利益共同體的合作,準確把握來自顧客的所需價值,以低成本高速度滿足市場和顧客的需求。
5 把最佳人才擺到最靠近行動的前線
盛田昭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優秀企業的成功,既不是什么理論,也不是什么計劃,更不是政府的政策,而是‘人’。‘人’是一切經營的最根本出發點”。
依賴于員工,依賴于優秀的人才,企業才可以從根本解決所面對的所有挑戰。關于這一點很多企業管理者還需要很好地理解并落實到實踐中。
在這樣認識的基礎上,把優秀的人放在一線,放到最靠近行動的地方去。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很多企業的管理中,優秀的人往往被提拔起來,放在二線,放在離顧客最遠的地方。而當管理做出這樣的安排的時候,我相信企業離增長和盈利也越來越遠了。
接觸顧客最多、創造價值最直接的正是一線的員工,企業只要把一線員工的創造力和潛力與所有的顧客連接在一起,就會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因為這些員工直接面對顧客,他們的能力和水平就決定了企業服務的品質,也直接決定著公司的投入產出是否最大化,更加直接決定著公司的成本的有效性和最直接的競爭力。
在我的認知里,一線員工決定著公司的成本、品質和銷售量。我要求管理者一定要關注到一線隊伍的建設,關注到一線員工能力和水平的建設,必須把最優秀的人放到一線去,獲得與顧客在一起的機會。這樣讓優秀的人都在創造價值,它的成本肯定就會低。
作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
Copyright ? 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 滬ICP備08100447號